2)第273章 炮神庙_鬼吹灯II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帝庙”规模比较大,就往往会有一座单独的“刀殿”设在边厢里,专供那口“关公刀”;规模小的庙堂,或是由“周仓”抗刀,或是平摆在金云托架上。

  我见那柄“关公刀”沉重非凡,心想殿门里恐有“机括”相贯,破门出去虽然不费吹灰之力,却有可能会是“自掘坟墓”的举动,何不用这口几十斤沉的大刀当作“破墙锁”,撞破墙壁出去?于是立刻招呼胖子上前抬刀。

  众人刚刚走近几步,却见那厉鬼般的恶神泥像身后有块木匾,黑底金字,书着“炮神庙”三个大字,幺妹儿似乎识得此物,连称糟糕,这殿中不仅门窗墙壁,就连铺着琉璃瓦的屋顶和梁柱也不能碰,里面肯定藏有“落地开花炮”,一旦触发了,整座庙宇就会“玉石俱焚“,人人都得被炸为齑粉。

  胖子原本仗着一股冲劲,打算立刻潜入“封家老宅”里倒斗摸金,此时见出师不利,不禁抱怨倒霉,估计是出门前又忘给“祖师爷”烧香了。

  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说,不是咱们走“背”字儿,而是地主阶级实在太狡猾了,但我从没听过世上有什么“炮神庙”,难道这座殿堂是个大火药桶?当真是进得来出不去的“绝户倒打门”?

  Shirley杨也问幺妹儿说:“什么是炮神庙?又如何断定庙中藏有落地开花炮?”

  听幺妹儿一说,我们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民间拜“炮神”的习俗,就是起源于巫山“青溪”,最初是因为凿伐巫盐矿脉时用到了土制炸药,因为条件极为原始简陋,时常发生炸死矿奴之事,于是老百姓就暗造“炮神庙”,这是专在矿山里供奉的“神道”,初时只和低矮的土地庙相似,平常将那些炸山爆破的硝石火药,全都存放在这种庙里,其作用就和炸药仓库差不多。

  久而久之,人们发觉庙里面的“炮神”常常都显出灵异之事来,不管是炸塌了矿道矿坑,活埋了多少矿奴;或是炸药仓库有走水的情况,却未引爆大批炸药雷管,诸如此类的这些事情,都被下矿井干活的工人说成是“炮神”爷爷显灵了,就如同出海跑船要拜妈祖一样,是一种古老的行业崇拜,在中国应该从明代就有了。

  后来逐渐形成了风气,除了开矿之辈,连官兵军队里的火器营,包扩后来从“葡萄牙红毛国”引进的红夷大炮,凡是涉及火药之处,都要拜“炮神”。明代火器开始发达,但观念还比较守旧迷信,军中使用的主要“红夷火炮”,皆会被贯以将军之职,比如“神武、神威、震威”将军等等。巨炮老化或损坏后也不可改铸分解,而是要造坟墓掩埋。这些全部是由拜“炮神”的风俗延伸而来。

  后来又因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宁远”城外被火炮轰击所伤,最终不治身亡,所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