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四章 风光旧曾谙(4)孤舟蓑笠翁⑤_1625冰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就是史可法的幕僚。

  还有一人,就是上一章提到的前兵部尚书张国维,不知怎地,他也来到了了南京。

  从史可法、张国维的举动就可以看出来,在眼下,钱谦益依旧是士林之冠,东林巨擘,说白了,作为东林党人,除了保持清誉之外,出挑的文名也是必须的,作为江左三大家年纪最大的,钱谦益倒是当之无愧。

  一般情形下,孙临作为曾经的钱谦益门人,见到钱谦益的画舫时,就算他贵为江苏布政使也应该停下里致意的,但今日毕竟不同,孙临的画舫从钱谦益画舫面前经过时并没有停下来,孙临只是站在二层的船头挥手致意。

  这太不寻常了,立即引起了船上一人的注意。

  与史可法、张国维徒有其名相比,袁继咸却是从六科御史、分巡道、巡抚、总督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大官,他的经历与洪承畴有些相像,若不是恰好碰到明末这个诡异的环境,以及西有左良玉的几十万大军、东有跋扈的方国安大军,让他这个总督夹在中间无可奈何的话,放在平时他还是能有一番作为的。

  他是真正类似于孙传庭那样文武双全的人物,在士林中也有偌大的威望,在如今的大夏国,在北非担任最高行政长官的傅山傅鼎臣,当时就是在山西为了营救被诬陷入狱的山西提学袁继咸而串联一大帮士子奔走呼号,最终救出了袁继咸。

  傅山何许人也,他可是明末少有的精通诸子百家、医术、武术、道学、佛学的大人物,连他这样的人物都对袁继咸推崇备至,可见袁继咸的威望和能力。

  但在明末,有威望、有能力的必定孤寒,比如孙传庭,袁继咸恰好也是其中之一,号称清廉刚直的史可法在没了官位时依旧能养活一大家子,但袁继咸却不能,他可真是不朋不党的典型人物。

  一见到孙临的画舫时,袁继咸的脑袋就转开了。

  “孙克咸虽然号称飞将军,但那已经是二十年以前的事了,他现在贵为江苏布政使,按说就算冒天下之大不违以官身出来游船,也应该一身士子服饰才是,为何他夫妇都是一身戎装?”

  “还有,就算他出来游玩,一艘画舫也就够了,为何三艘画舫都打着他的字号?”

  就在袁继咸若有所思时,钱谦益、史可法等人却不以为意,也纷纷挥手向孙临致意,说到底,虽然孙临是钱谦益的半个学生,但人家终究是一省最高长官,须臾怠慢不得,就算是士林之望也不行,因为时代已经变了。

  袁继咸偷偷脱离了人群,他一个人回到了画舫里面,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只望远镜,一只出自大夏国工坊的望远镜,民间用的五倍望远镜。

  其实,在此时,在江浙一带,磨制望远镜的技术已经传过来了,特别是杭州已经有了自己的制镜作坊,历史上如果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