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外传 放眼纵论天下事_狼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观望,所为也只不过是随机应变罢了,说到底献帝刘协虽是正统,但少帝之事在前,他的地位并不是那么稳固,坊间亦有不少流言说天子却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盖因他的地位恰恰是大汉逆臣董卓所确立的。

  “朗生,三位中郎面前不得虚言,有何所想尽管道来。”杨彪闻言却是正色道,在他眼中天子本就是正统,要知道当年清流一派便是倾向于刘协的,少帝刘辩乃是为内臣所推许,他与张让赵忠更加亲近,若非董卓进京如今的大汉却也不知是如何一副景象。

  “文先兄,朗生在我等面前可从来不会虚言,听他之言言犹未尽,先让他说完才是。”卢植笑道,那些流言他又岂能没有听说?董卓鸩杀少帝,立陈留王为帝的确是天子此时的一个硬伤,否则当年公孙瓒又岂能明目张胆的要推刘虞为帝?如今此言再度流传肯定与那些有心人有关,亦是一种对抗朝廷的策略,说到底朝廷对四方还是缺了震慑的威力。

  “文先公,三位中郎,此间没有外人,毅便放肆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旺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毅当日每与志才奉孝等辈论及于此,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宦官当政,外戚逞凶,政令不清,朝纲失统,令得忠良之辈沉沦,百姓民不聊生,这才会有蛾贼之乱,董逆之事,也正因此而让朝廷威望尽失……”刘毅稍稍沉吟,也是压低了声音正色言道,朝廷威望不重当然是地方豪强离心的最大原因。

  四人闻言神情皆是一动,刘毅所说的这些他们岂能不知?只不过不会在口头上明说罢了,桓帝灵帝之时信任宦官外戚,致使朝纲不为天子把持,行政混乱,买——官勋爵比比皆是,而似肖元这般的大臣都被罢官而遭到压制,如此的朝廷又如何能够让人信服?

  杨彪眉头微微一皱,看了看四周就要出言,刘毅所言自然在理,但如此明说却恐为小人利用,现在虽然没有了内臣外戚之害,但朝廷的威望已然降到了低点,且到了晋阳没有了董卓的残暴压制,有些人似乎更是得意忘形,觉得自己有着救驾之功便能不可一世。

  “朗生说的是,眼下当务之急便是尽快回复朝廷的威信,否则长此以往人心必定思变。”卢植却是抢在了杨彪的前面言道,他的眼光要比朱隽皇甫嵩更加深远,刘毅之言虽是有些失礼但却正中大患之所在,至少说明朗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且将大局看的通透。

  “太尉,三位中郎,兵法之中为了获胜当无所不用其极,亦要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不殆,眼下形势便是如此,绝非毅妄言!当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祖斩蛇起义击败暴秦方才有如今大汉江山!那时亦是群雄并起,而进大汉经历党争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