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14)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图,又做了几个小实验。

  苏颂的教导浅近易懂。旁听的杨戬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尺子挂了锤子后之所以掉不下去,就是因为这一整套系统——这是苏颂用的生僻词汇——的重心位于桌子下,位于桌面的投影内——这个词同样生僻,但解释了就很容易理解——其实就等于放在桌子上。单一的尺子之所以会掉下去,则是因为重心在桌面外,且受力不平衡的缘故。

  ‘重心’。

  杨戬在心中默念着,也看见天子在沙盘上写着。

  现在想想,韩枢密想要说的就是这两个字吧。

  想不到小小的尺子和锤子之中就蕴含了这么多的道理。

  把握到了重心,看似匪夷所思的事,其实也很平常。关键就是要抓住其中的道理。

  伊尹对商汤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毛传曰:‘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淮南子》《韩非子》也都有提及。

  就是唐明皇也曾作注解:‘此喻说也。小鲜,小鱼也,言烹小鲜不可挠,挠则鱼溃,喻理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乱,皆须用道,所以成功尔’

  以烹小鱼喻治大国,这是杨戬之前在宫中上学时学到的。而现在韩冈岂不是在用重心之说来比喻治事?找到重心,便能举重若轻。

  杨戬自问是明白了韩冈的想法。

  上古贤人都喜欢做比喻来规劝帝王,药王弟子难道不正是跟他们一样?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从他这个小小宦官眼中,王、程两位,看来远远比不上他们的后辈晚生。

  杨戬的眼中,官家也在沉思着,在苏颂走后许久,他才又开始写字:‘棋盘……’

  杨戬会意,让人去寻答案。

  结果让杨戬瞠目结舌,聪明的太子歪着脑袋迷糊了起来,而天子,则又是久久不动。

  远远超过想象极限的数字。开始时仅仅是一粒两粒麦子,在六十四倍……呃,六十四番之后,就变得庞大的难以相信。

  杨戬心中明悟。

  这同样是劝诫。

  乡里的高利贷中常有倍利,逼死人命无数。杨戬幼年还没进宫时家境贫寒,对此深有体会。

  想一想,只要借一文钱,六十四年后,就会变成大宋几百几千年的税入都抵不过的巨额债务。

  而正常借几贯钱,也不要六十四年了,三五年就能逼死人命。

  这又是在讽喻天子,该抑兼并,减民贷啊。这也是让在宫闱内长大的太子知晓民间疾苦的唯一办法了!

  朝有贤良,家国之幸。

  在崇敬和激动中,杨戬又看见赵顼在沙盘中划着:

  ‘明日,招韩,经筵。’

  韩冈的下一堂课,本应是放在两天之后。

  并不是赵佣的课程安排不合理,而是王安石、韩冈这样的重臣,让他们天天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