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章 国咨院的确立_伐清17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真的站到大楚的阵营来,若是再过几十年就不一样了,到时候会有一个猛人将会率领法国将整个欧洲锤一遍......只可惜,猛人到现在都还没出生呢。

  “好了,恩斯特,针对欧洲的布局不能因为这件事停下来,朕要的是未来,至于印度可以给法国人一些帮助,进一步试探试探英国人......”

  至于究竟能试探出什么东西出来,那就是后面的事情了。

  .........

  革新十五年四月十八,在经过了漫长的准备和猜测之后,国咨院厚重的实木大门终于被彻底打开,三百八十七名身穿盛装的国咨委员终于被推举了出来,其中既有来自地方省份的代表,也有来自军方的代表,以及还有各行各业的代表,人人面带欣喜之色,朝着国咨院内走去。

  国咨院大议堂里面面积十分宽广,拥有足足六百六十六个席位,分成了上下两排,其中上面一排专属有爵位在身的勋贵代表,而下面一排则分属地方代表和各行各业当中的代表,因此时人又将上面那排称为上国咨院,下面那排被称为下国咨院。

  上国咨院同下国咨院在地位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在权力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即上国咨院本身无提案权,只有审查下国咨院通过法案的权力,而且当上国咨院不同意下国咨院提案时,也无法直接否决掉,只能呈递给皇帝进行终审。

  当众人纷纷坐定的时候,三声沉闷的鼓声从主席台上传来,这代表着国咨院筹备委员会主席即将要上台,众人不由得纷纷抬眼望去。

  担任国咨院筹备委员会主席是正是老首辅宁忠景,他的头发带着些许花白,不过精神头却十分不错,站在国咨院主席台上时没有丝毫颤颤巍巍的感觉,手中的木槌更是有力地朝着桌面敲了下去。

  “根据陛下谕旨,革新十五年国咨院正式成立,全场国咨委员合计三百八十人,今到三百八十七人,本主席宣布,此次国咨院大会正式开始!”

  “砰——”

  随着一声清脆的木槌声传来,众人不由得心头一颤,他们神色中带着些许的激动,望着头顶的主席台,轻轻发出了一声叹息。

  “终于,国咨院终于成立了.......”

  国咨院的成立意义自然是十分重大的,它本质上代表着皇权的一次主动割离,也是相权本身从法律上得到了实质性的确定,也就说皇帝在此之后即便想要对内阁进行插手,也需要先通过国咨院的确定,否则命令将无法正式通过。

  当然,皇帝也可以选择将国咨院进行解散,可是解散之后也需要重新推举国资议员,而到时候再组内阁,也需要通过国咨院的确定,否则这事照样办不成。

  对于宁渝而言,这自然不会对他的权柄存在任何的影响,可是对于后世其他的皇帝而言,却相当于将皇权进行了一定的束缚,将相权从原本编制的笼子里放出来了一部分,这固然有损皇帝本身的权威——可是这也代表着大楚的治理方向将会更加有条理,不会受到一些无能皇帝的影响。

  因此,当国咨院的大门关上之时,崔万采此时却满脸欣慰的站在了门外,他固然进不去这里面,可是他知道自己已经为后来者铺垫好了一切。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