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评审三_大明之风起青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建筑材料,从价位上倒也分得清清楚楚。

  不过这种糯米泥沙真正大批量采用的地方却不是民用住宅,而是古代的重要军事防御工事:城墙。

  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推动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行业便是军工业,因为军工业不同于别的行业,不好好搞真的可以丧命,而且不是丧一人一家之命,往大了去,那便是丧一族一国之命。

  为了保命、保家、保国,在军工上,人们往往并不是特别计较成本。

  这种糯米砂浆,干燥之后,劲弩也插不入,打磨光滑后,攀爬都没地方下脚。

  不就是吃食吗?命都没了,留吃的有什么用,所以本来香喷喷的糯米,便被用来糊墙了。

  至于成本,敌人年年来攻城,你跟我说成本?开玩笑,什么东西的成本能比命还重?

  而且古代中原民族特别喜欢筑城,稍微成点规模的县城,城墙便都五米起步,土豪一些的都是用青石打底。

  这种高度且沉重的建筑,要是用普通的茅草泥浆,日晒雨淋,两三年便会留下很大的缝隙,敌人中的高手甚至徒手都能攀爬了。

  所以自从糯米砂浆发明了以后,一些有防御压力比较大的城池,便都用此来砌墙了。

  此时,那几个老工匠猛然见到不一样建筑材料,怀疑之情溢于言表。

  看着那几个刘家的伙计熟练的将水泥砂浆均匀的涂抹在青砖之上,评审委员会的几个老工匠也有些按捺不住,纷纷实操了起来。

  “这粘合度竟然比那糯米还好。”

  “而且成型度也要更好,也更干净。”

  一个老工匠用瓦刀掺了一些,后又倒下,眼睛则在细细观察。

  一旁的刘启年则一脸鄙视的看着这几个老家伙,心道:真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殊不知前几日,当他初次接触这水泥时,也是如此一般,只是刘胖子选择性的遗忘了。

  献宝一样,刘胖子拿过两个青砖,也用水泥砂浆粘合在了一起,然后放好,准备干透了以后,再给众人一个惊喜。

  众人围观之下,几个伙计很快便砌起了两座两米长两米高的砖墙。

  在效率方面,两家都也差不多,当然,刘家提前熬好了糯米汁,这个时间没有算在内。

  因为这两堵墙都需要干透了才能检验,所以上午的评审随着两堵墙砌好便也结束了,等着下午稍微干一些后,才好评判强度。

  对此,刘启年倒是一点也不担心,那水泥砂浆的干燥速度他可是检验过的,要比传统的糯米砂浆干燥的快得多,当然原理他不知道。

  水泥的配方,卢飏还没与刘启年细说,毕竟刘启年还没有确定投资,目前两人还只是处在干完这一票就可能散伙的阶段。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上午评审结束之后,赵师爷还是妥帖的派了一队兵丁看守这两堵刚刚建好的砖墙。

  不过却是赵师爷多虑了,虽然这水泥颇为新奇,但此时真正的效果还没有显现,王家却也没怎么瞧得上眼。

  毕竟糯米泥浆可是用了数百年了,在明朝百姓朴素的思维观念里,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定比你这半道杀来的野路子强的多。

  不过在王家的主宅中,王元卜在听了王家掌柜的叙述后,心里却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