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三十一节第二次考举(2)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适合当官的家伙。

  当然,因为录取的都是要去办实事的中下层官吏,所以。考什么诗书经典。那是大炮打蚊子,在素质上,还是得跟上次一样,识字、会算术,逻辑清楚,思维清晰就够了。

  又不是选宰相,还得看能不能熟背经典。

  更不是选博士,没人要求录取的都是饱读诗书。在一方领域有着权威的大能。

  这么想着,刘彻就问道:“诸卿以为。今次考举,该当如何?”

  刘彻这话一出,作为考举的受益人,颜异等人相互对视一眼,无论他们出身何派,但,他们的身上永远打着考举的标签。

  无论世人如何评价考举。

  他们这些人,永远是考举的卫道士!

  因此,颜异、宁成、郑当时、主父偃四人立即出列拜道:“臣等以为,考举,事关重大,当仔细斟酌,定下方针步骤,再选名师博士,总揽百家,出题选士!”

  要说民间没有考举的坏话,那是骗人的。

  最起码,现在坊间流行的那句“如此简单,我上我也行!”深深的刺激了颜异等人。

  谁愿意被人如此轻慢?

  自古以来,文人之间的斗争,比战场上的厮杀还激烈。

  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和清名,颜异等考举众早就私下里有过共识,下次考举,题目一定要请名师出题‘不可再让世人轻慢考举’。

  刘彻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情况,他闻言,皱了皱眉头,挥挥手道:“又不是选三公九卿,选的俱是具体办事的佐吏,因此,实干为先,诸卿还是好好想想,怎么样为国家选好人才!”

  这次考举,刘彻目测,大概可能有上万人来到长安参考。

  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子,这一次将齐聚长安。

  因为不同后世的科举。

  科举要经过乡试、院试,从秀才、举人什么一路打怪升级,最终取进士,成就官位。

  而考举,则没有筛选的程序,只要是个读书人,家里有钱,出得起盘缠的,都可以来长安参考。

  这其中利弊,刘彻也权衡过。

  最终,刘彻认为现在的模式,利大于弊。

  最起码,考举选出来的人,更有可塑性和发展前途,比起科举选出一帮子原教旨主义,读书读傻了的清流强太多了。

  刘彻一直认为,同样一个人,读二十年书,然后取中进士,与读十年书,然后做十年佐吏,最后同样主政一方,最终两者的成就可能天差地别!

  就连贪污,后者都比前者更有技术含量!

  而且,天下英才豪杰汇聚长安,由此还能带动长安的经济发展。

  与之相比,付出的安保支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颜异等人见到刘彻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能问道:“敢问家上,今次考举,定在何时?”

  刘彻笑了一声,答道:“暂时还未定下时间,不过,大抵当在七八月间,至迟不会晚于今岁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