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七十一节 汉匈摩擦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能避免产生类似明王朝中后期,江浙一带,改种桑树,发展丝织业,出口创汇,结果。江浙从一个产粮区。变成了一个粮食严重依赖外来供应的地区,这样的问题。

  刘彻根本无法想象,要是在关中发展棉花种植业,那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

  只要想想,关中粮食缺口,每年从百万石上升到五百万,甚至千万石。

  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不寒而栗。

  看着王道从足足有三层保护的地窖里。取出深埋在其中的几袋棉花种子。

  刘彻就不由得有些想着:“也不知道匈奴人现在到那里了?”

  刘彻最后一次得到有关匈奴人内部的确切情报,还是在去年的十二月。当时,在长城脚下与汉朝偷偷摸摸交易的伊稚斜,传递了一个消息过来:匈奴西进,督西域十余国兵,兵临大宛。

  意思谁都能看出来。

  这伊稚斜,是指望刘彻发现了匈奴主力西进后,汉军北上,击垮布置在长城附近的匈奴部族。

  伊稚斜当然不是什么国际友人,亲汉亲到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精分。

  他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要给军臣拖后腿,甚至让军臣的西进计划失败,甚至遭受惨败。

  军臣不败,伊稚斜那里来的机会?

  至于会不会因此导致匈奴衰落,失去草原和东亚的霸主地位?

  这与伊稚斜何干?

  就算要考虑这个问题,恐怕也得他坐上匈奴大单于的宝座之后。

  但刘彻又不傻。

  现在出塞就去跟匈奴人刚正面,或许初期能胜利。

  但随后,回过神来的匈奴,可就不好对付了。

  匈奴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

  与其他在历史上与汉人争锋的游牧民族相比,匈奴人还有西域这个血袋可以补血,在消耗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汉室一波推出去,要是没推掉匈奴人关键的几个资源点,打断它的脊梁骨。

  缓过神来的匈奴人,可有的是气力跟汉朝对耗。

  换句话说,只要汉军一天不能打通西域的通道,切断匈奴人对西域诸国的控制。

  有西域诸国补血的匈奴人,局面再恶劣,大不了跟历史上一样,缩进漠北不出来,汉军也只能徒呼奈何。

  所以,匈奴人只要不挑衅,不主动入侵,刘彻傻了,才会撕毁和平条约,主动开战。

  但,对于匈奴人的动向,刘彻还是很关心的。

  自从去年,刘彻故意让人将那张地图传到匈奴,同时顺藤摸瓜,干掉了匈奴人布置在汉室境内的许多眼线和情报人员后,刘彻就对匈奴人的西进进展,即关心又担心。

  不关心不担心是不成的!

  万一,要是匈奴人真的打通了前往印度的道路,并且开始向印度殖民。

  那就悲剧了!

  有着三哥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做依托,说不定,匈奴人真能攀升到游牧民族进化的。

  至于三哥能否抵挡住匈奴人?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