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八十八节 医学的未来(2)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之方,定伤寒之术’,要求太医署编辑一个能简单易懂,而且易于操作的感冒治疗册子。

  一会又是要求太医署选拔‘知药性,善阴阳之分’的药剂师,分赴天下,寻找和整理各种中药材,并且编辑一本《本草纲目》

  这些任务一个接一个,别说是淳于意这么个老头了。

  便是个壮年人,恐怕也hold不住啊。

  刘彻早就听说,淳于意为了维持精力,每日都要饮用参汤。

  但他却并未在意。

  如今想来,淳于意的身体,想必早就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吧。

  只是使命感和对医学的未来的期许,支撑着他。

  “大医精诚啊……”刘彻在心里感慨着。

  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一位位后世的中医先贤的名字从刘彻脑海中划过。

  从扁鹊以来,中国的医学的先驱们,渐渐挣脱巫术的控制,走向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发展出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造种种理论。

  哪怕是两千年后的那个时代,那个西医威武霸气,不可一世的时代。

  古老的中医,依旧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彻登基之后,依靠淳于意,在太医署开始发展基于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医学,与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的道路。

  这条道路,艰辛而漫长,充满崎岖与坎坷。

  光靠刘彻或者淳于意。

  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推动。

  但两者结合后,却产生了核聚变一般的能量。

  如何的汉室太医署,能进行简单的外科手术操作的医生,多达上百人。

  甚至,去年,还成功进行了一次剖腹产。

  虽然手术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但至少,挽救了两条生命。

  这是医学史上的不朽时刻,必将深刻影响后世。

  但现在,就在这汉家医学朝着科学与传统结合的道路上发展时,淳于意却忽然病危。

  这让刘彻实在有些无法接受。

  “带朕去看一看仓公吧……”刘彻沉重的说道。

  两年前,他见证了申屠嘉的去世。

  现在,淳于意也将可能离他而去。

  忠诚可靠的老臣们一个个离去,让刘彻开始有些寂寞。

  “诺……”缇萦点点头,擦去眼泪,领着刘彻,穿过人群,进入太医署之中。

  ………………………………

  站在淳于意的榻前,刘彻看着这个躺在塌上,脸色苍白的老臣,他摇了摇头。

  他知道,淳于意或许永远醒不来了。

  这意味着,汉室,甚至是整个人类,将要失去他们最宝贵的一个人才。

  人类的医学发展进度,在今天,将遭遇一个小冰期。

  除了淳于意,目前的汉室,确实没有第二个能有这样的威望,能让各个流派的名医,大医们都团结起来,抛弃门户之见的人物。

  刘彻抬眼,看了看站在旁边的缇萦,忍不住叹道:“先生若是男儿身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