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影史之最_重生完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尔伯格对李牧心怀感激,如果不是他,整个电影行业,没有人能把一部电影滋养到如此程度。

  他举起自己的酒杯,对李牧说:“李先生,与阁下合作是从业这么多年来最愉快的经历,感谢阁下为这部电影提供的所有帮助,希望我们以后能够更加紧密的合作!”

  李牧用酒杯与他的杯子碰撞了一下,笑着说:“史蒂芬,我们以后的合作必然是越来越密切的,等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你就得先延缓你下一部电影的计划,到燕京来,我们一起把表演学校的事情落地。”

  李牧一直对国内大部分演员其实不会演戏的事情深有芥蒂,运气好的时候,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有三五个会演戏的人,剩下的配角乃至群演,一个比一个让人感到尬、让人感到出戏,即便很多所谓科班出身的演员,演技也都达不到及格线。

  要逆转这样的局面,绝不是加强对他们的要求就可以实现的,他们长期处于一个从业人员庞大,但又没多少人会演戏的大环境里,这种大环境对他们来说太友好了,因为太容易把他们衬托的“没那么差”,甚至“还算不错”,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他们就像是一帮残疾人里的健全人,因为大环境整体竞争力就很弱,所以他们即便在电影学院里混到毕业,一出来也还是能比大多数人跑得快。

  但是,如果能够让整个环境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甚至用更科学的方法,为这个行业输送一批真正会演戏的演员,用不了多久,这些真正会演戏的演员,就会成为那些不求上进的演员们的照妖镜。

  如果华夏电影行业有十个年轻且有演技的演员,那些流量明星的好日子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华夏电影行业,有一百个这样的演员,流量明星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李牧甚至觉得,那些不会演戏、不会唱歌、不会跳舞的流量小鲜肉,之所以能火,就是因为绝大部分的演员演技都太次了,对观众来说,反正都演的很烂,那干脆就看漂亮的。

  如果华夏影视行业像好莱坞那样专业,那些毫无流量的流量小鲜肉,基本上不会再有任何走红的机会。

  所以,表演学院的事情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就完全摒弃国内目前的这一套,像最好的学,照搬好莱坞的演员培养模式,直接引入好莱坞的人才来负责教学。

  斯皮尔伯格当然记得与李牧的约定,他几乎毫不犹豫的说:“等《飞虎队》上映之后,我至少抽出半年的时间来,全力帮你把表演学校建起来。”

  两人轻轻碰杯,一饮而尽,随后李牧才放下酒杯,说:“正好,我们在燕京的影视基地已经开始启动了,到时候我们的表演学校就建在影视基地里,也算是给影视基地增加了一个的项目,让它更加的多元化。”

  说罢,李牧又看向汤姆·汉克斯、莱昂纳多,笑着问:“你们二位将来有没有兴趣到我们的表演学校担任一个客座教授的角色?”

  “当然愿意!”两人均是不假思索的答应下来。

  对明星来说,最喜欢跟两种人走的近,一种是有钱的,一种是有资源的,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无论在华夏还是在好莱坞。

  而李牧恰恰是最有钱的,也是最有资源的,任何一位走商业路线的演员,都不可能拒绝与他合作的机会。

  这时,莱昂纳多主动给李牧重新倒了一杯香槟,自己端起酒杯来,笑着说:“李总,我和汤姆一起敬你一杯,客座教授的事情,你到时可不要忘了我们。”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