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五章 三分(上)_三国从益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并不醒目。

  中间马车内,一名相貌儒雅的中年文士,半边头发已有花白,额宽鼻挺,相貌威武,他透过车窗,看向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城内,面上满是感慨。

  哒哒哒!

  马车没有停顿,一路往州府方向而去。

  等到达州府,且向内通报后,以荆州牧刘琦为首之州府吏,迅速前来迎接。

  在刘琦到来时,文士早已下了马车,望着有些破旧,但却充满了记忆的州府官署,正沉默深思着什么。

  听到脚步声,文士才转身见礼。

  谷磧/span刘琦不敢大意,一年多时间,于州府主事,他性格愈发沉稳,且在面对文士时,依旧以晚辈身份见礼,一拜道:

  “琦见过邓公,接当阳消息,吾以为邓公会于后日抵达,没想到邓公今日即到了。

  琦未能远迎,还请邓公恕罪!”

  文士姓邓名义,字子孝,乃是章陵人士。早于十多年前,已逝的刘表入荆州时,邓义就是同刘先等人一般的荆州名士,其起初,被召为治中从事,但于四年前,因同刘表理念不合,称病辞官。

  四年来,邓义下荆南,又走交州,再与名士袁忠等人,往南中避祸。

  今岁七月,在南阳停战不久,邓义一行人,到达成都,安南将军、益州牧刘釜,亲出三十里迎接,为之学识和能力,非常赞赏。

  邀之于蜀内为官,除邓义没有表态外,袁忠等人倒是留下,参与讲学诸事。

  九月时,荆州传来刘先生病于家,荆州别驾空缺,但观邓义有回往荆州之意,看出其人乃是真性情之辈,刘釜为刘琦、刘炤、诸葛亮等人去信,亲自言之,可以邓义大加用之。

  邓义非是襄阳本地名士,但在天下大有名气,在荆州从官良久,充满了感情,其本人心中所思所想,刘釜能猜到一些。只要邓义不跑到敌营,无论是于荆州,还是凉州、并州之所为官,辅助治理地方,他都乐意看到。

  故于邓义离开成都,返回荆州时,刘釜不仅亲自相送,含让賨卫护之往南郡。凭着对荆州之了解,若是邓义最终能在荆州安定下来,或可接替刘先,进而同族兄刘炤,另有在荆南从事的诸葛亮等人,齐齐安稳好荆州。

  刘琦自是知道邓义大名,这可是连他父亲刘表,生前都要认真相待之人。遂而特别叮嘱了沿途官吏,在邓义踏入襄阳不远时,他当亲迎。

  谁曾想到,邓义中途变道,并以乔装,不知不觉就到了襄阳城内。

  面对刘琦礼道,邓义目不斜视,敛容道:“使君不必如此多礼,吾于成都时,与刘益州相谈甚欢,听之言及,荆州战事毕,且以击退敌人后,各处皆正恢复变革。

  便以荆州之变革,利于百姓,利于大汉。

  自入南郡以来,加上交州、南中、成都所见,吾并与前数年对比之,以刘益州所言为事实也!

  而使君继承先主之愿,能安荆州百姓,外附刘益州,共扶汉室,义端是心叹不已!”

  在邓义为荆州州府从事时,他即同蔡瑁等人不同,对长公子刘琦,算是亲厚。

  今日再见刘琦,见襄阳自先主刘表后,再显生机之感,一时感慨,遂而直抒胸臆。

  邓义乃德高望重之辈,州府重吏面前,如此赞叹刘琦一年多来,于荆州处事之法,正是认可,进而让周边很多人,都颔首应之。

  在此之间,有一点让州府内的一些“老人”有些意外,邓义竟然没有像多年前,反对刘表同袁绍联结,今恰是对刘琦附于益州做以支持。

  许多人心自感之,时势变了!

  明智者看去,今之天下,已显三分之态。

  刘曹孙,谁又能主神州?

  :。:

  本站最新域名: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