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二章 后期制作_华娱之纵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清早,李彧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空了,病好的莲花走了,很有可能是被吓走的。

  苦笑着摇头的李彧,起身穿戴整齐就欲下楼,猛然间看到床头柜上有几张纸币以及一张纸条。

  “艹艹艹,李彧,你特么的混蛋,昨天的服务体验很不好,扣你八百服务费,就给你留二百营养费,以后别联系我了,友谊的小船翻了。”

  嘿嘿一笑的李彧摇了摇头,昨夜的他也是被酒迷了心窍了,要不怎么能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

  不过战友情岂是如此轻易就能斩断的感情,尤其是一起经历过炮火洗礼知深浅友谊。

  中影无愧与业内龙头的位置,电影制作,洗印加工甚至是设备租赁等等业务都有涉猎。

  一部电影从立项到上映在中影内部都可以完成。

  一整套专业的拍摄设备要好几百万,李彧当然不可能直接采购,走的就是在中影租赁的路子。

  中影内部早就流传李彧入了三爷的法眼,甚至为了他开启了扶持新导演的计划。

  这些流言无形中给李彧提供了不少便利,例如设备租赁,例如后期制作。

  虽然费用少不了,但也算解了李彧燃煤之急,他的公司草创,办公楼正在装修,剪辑等部门还没设立。

  甚至根本没有专业的剪辑人员,与好莱坞不同,国内影视行业根本不重视剪辑类工种。

  甚至没有专门培养类似人员的学科,一般都是导演与摄影师兼职。

  北电在零五年设立了专门的剪辑学科,这在国内第一家。

  电影后期工作很是复杂,首先第一步就是剪辑。

  剪辑又细分为排序,粗剪,精剪。

  排序就是将所有的素材拉出来,按照顺序排完,拍摄前板爷打的板上标注的第多少场,第多少镜就是在这里用的。

  粗剪就是初期排除掉那些失误镜头,只保留有效素材。

  精剪完成就是成片了,但这是没有声音,字幕或者画外音等外加因素的,等于一部默片。

  与数码拍摄的“所见即所得”,只要画面不焦,光影、颜色、构图、场面样样能修不同。

  胶片拍摄要繁琐的多,剪辑之前需要将胶片拍摄的图像转换成数字格式输出,导入电脑再进行剪辑。

  这还是在零一年新技术出现使得剪辑速度大大提升了,在以前都是靠手摇式的剪片机。

  那时候的剪辑师是纯粹的体力活,手摇剪辑台转一圈是十六格,电影胶片平均一秒二十四格。

  一本拷贝四分钟,长度一百米,一部电影素材一般得用三百本拷贝,你算算得多少米吧。

  科技推动人类进步是有道理的,即便有人依旧沉迷于“胶片审美”,但依旧阻止不了数码替代胶片的大势。

  目前是胶片拍摄仅存的辉煌时代,但数码拍摄的攻势已经如野火般燃起。

  数字转型势不可挡,胶片公司破产,胶片放映退出电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