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一更_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狗厌的开始。随着时间增长,有的熊孩子不好好管教,会越来越猫嫌狗厌。

  胤礽虽然不会狠揍弟弟,但他也有自己教训熊孩子的独特方法。

  当胤礽把审计署的折子递给康熙,康熙翻了翻,笑得差点呛到:“看来你也受不了他们了。”

  胤礽眼神十分幽怨。

  儿子这么烦恼,你这个只生不养的汗阿玛不反省一下吗?

  康熙也知道自己理亏,笑够后干咳几声,和胤礽说正事。

  这几个熊孩子要管理审计署很难。康熙看完审计署的工作后,已经决定将来将审计署交给胤禛。

  同时,康熙和胤礽商量后,还要建立一个出版署,主管国内文化出版。

  在封建时代不控制思想是不可能的,胤礽同意记康熙都不会同意。但次次都文字狱,只会滋生诬告。不如把规章制度弄好,以后按照规章办事,也让文人们自费出版时知道什么能出,什么不能出,被诬告后该做什么。

  而且官方开始进入出版物行业之后,私人的印刷绝对赶不上已经有印刷机的官方出版效率。不需要太多禁令,官方出版物以其低廉和大量的优势,就能挤压私人出版物市场。

  大清毕竟是以少数人管理多数人,康熙再英明也只是一个满清的封建皇帝,比起华夏的未来,他更在乎的是爱新觉罗家的皇位。

  愚民政策,就是稳固皇位的策略。

  胤礽思索了许久,才找到了这样一个“控制言论”的突破口,让康熙将肯把出版社的印刷机全力开动,并推广到地方上。

  这个出版署,当然将来以后会交给胤祉。

  康熙对海外封国的事仍旧很犹豫。若不是胤禔和胤礽一起经历了生死考验,让康熙明白胤禔一定是胤礽最坚实的后盾,康熙也不会让胤禔在胤礽还未继位时就藩。

  这些没有和胤礽一起经历过许多事的儿子们,即使表现得与胤礽再亲密,在胤礽继位之前,他们也不可能有兵权,去封国。

  康熙对他们的信任不到让他们去封国领兵的程度,不代表不信任。国内的权力,康熙可以放心给。

  胤礽也想给弟弟们在国内留下一些事业,给他们更多的选择。如果他们不喜欢去海外,留在国内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审计署和出版署立刻建立,目前是胤礽主管。

  胤礽已经选好了临时充当审计署和出版署长官、以后可以成为胤祉和胤禛引路导师的人物。

  这两人就是许三礼和杜立德。

  许三礼和杜立德都已经因年老祈求致仕。

  杜立德因为太子遇袭的事回到京城,现在没有离开京城,仍旧住在京城中,成为了康熙的顾问。

  许三礼被提拔之后,从左都御史一路坐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康熙没有同意许三礼的乞休,许三礼如今虽已经辞去了吏部尚书的职务,但入文渊阁任大学士,仍旧每日与康熙议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