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卷 随时准备着发力_229_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现他们两人的嘴角都掠过一丝很难察觉的笑意。其实,杨德水也想笑,只是不敢表露出来。徐东海话里有话,语带双关,语带三关,越琢磨越觉得有意思。最直接的意思谁都懂,无非是提醒大家不要再跑题了。间接的意思就很丰富了,既可以理解为警告,警告高见成再也不要玩这种低级的小把戏了,也可以理解为和善:你开玩,我也开玩笑,你完全没必要摆出一副很无过很受伤的死猪相,只要今后安分守纪,今天的事,大家就一笑而过,我也不跟你计较了。

  杨德水想,话是这么说,徐省长的心里肯定不这么认为,他一定在说,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

  这么一闹,除了高见成,大家的心情都彻底轻松了。

  徐东海问,在通乡公路建设过程中,有没有群众自愿出钱、出劳力的现象?

  这话挺敏感,王智东一下子又紧张起来,支支吾吾地说,下边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们不太了解,但交通厅是很注意这一点的,每次开会,或者发文件,都一再强调,不得借公路建设的名义,搞强制性摊派,不得搭车收费,不得增加农民负担。

  徐东海批评说,我说你这同志是不是思想有问题?群众自愿为建设公路捐钱、出力,有什么不好?你干嘛紧张成这样?

  王智东挨了批,一时怔怔无语。卢一新见了,接过话茬,替他解围。他说,据我了解,群众主动捐钱现象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捐钱的群众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华侨,他们听说家乡要建公路,要通上车,都很高兴,都很舍得慷慨解囊。还有一类是在外赚了大钱的村民,捐款热情也挺高。

  徐东海说,你刚才反映的情况很重要,说明群众心里是希望能早日修好路,通上车,对我们的工作是肯定和支持的。当然,没通公路的地方都是些偏远的乡镇,底子薄、基础差,大部分群众的经济条件都不理想,有些群众可能连一日三餐饱饭都吃不上,肯定是没钱捐款修路了。

  徐省长的话提醒了王智东,他赶紧补充说,有一次我去信州云缙县检查建设云乌线进度,发现不少义工参与修路,他们都是周边的村民,个个自带工具,有的还自备干粮,与当地的乡镇干部一起风餐露宿,积极性很高。

  徐东海说,你早说,就不用挨批了嘛!接着,他又问了个问题,把王智东和卢一新都难住。他问的问题是全省有多少个村。

  高见成见两人面有难色,立即发话说,徐省长问你们话呢!

  吃一堑,长一智,王智东这次学乖了,立即回答说,徐省长,高秘书长,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调查过。回去后,我马上安排一次摸底调查,弄清情况后,立即向你们汇报。

  徐东海又问高见成,见成同志,你知不知道?

  高见成大概没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