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登高望远_青云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登高望远

  昨夜下了一场蒙蒙小雨,近寅时方歇,是以道路上隐见湿痕,点尘不起,是个行路的好时候。道路两旁,深青、碧绿、嫩黄的颜色由远及近,树叶和草丛中不时有水珠滴落,空气中透着一丝令人舒爽的凉意。

  既然是重阳节,自然少不了几大物件儿,此刻最为明显的,便是人人身上佩戴的茱萸囊。茱萸又被称为“辟邪翁”,重阳节前后佩戴茱萸,取的是辟邪消灾之意。不管是富贵人家还是平民百姓,在这一天都早早地起来,就着秋露摘下茱萸的枝叶和果实,穷人家便直接将茱萸打个扣插在头上或者别在衣服上,富裕点的人家用红布做个小囊装了,便叫做茱萸囊。

  林南和林跖也不例外,两人腰间除了香囊之外,今日又都多了一个彩色丝线织就的小口袋,里面是府里大丫鬟云儿早起拾掇修剪好了的茱萸。两人不愿坐在车内发闷,便下了车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迤逦前行。重阳日,无论达官贵人还是青衫白丁,都携朋带友,或者带着家眷,趁着日出之前登高望远,为什么要在日出之前登高呢?因为九月初九,乃是阳日,在这一天若能感受到第一丝阳光的照耀,预示着以后的生活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林南今日玩得高兴,路上不停地左右观望,以前不敢看、无暇看的各色人等,今日都看了个够,偶遇一些大户人家的女眷车队,也不由自主地驻足瞄上几眼。好在林南和林跖年纪幼小,倒是没有被人当作好色孟浪的登徒子之虞。

  时间不大,到了东山脚下,林南不再东跑西逛,随着父亲林武和众官僚缓步前行,沿着曲径山路向上攀登。昌宁东西皆有山,但日头东升西落,所以重阳日必登东山。说是东山,其实并不是很高,两柱香的工夫就能登到顶了。重阳日登高,不过是取一个意头,若是真个找个名山大川来登,怕是爬到晚上也到不了顶上……

  一路上众人摩肩擦踵,挨挨挤挤,人人脸上都是乐和兴奋之色,即便是官宦人家,此时也大多收起了跋扈之气,一时之间,东郊的大路上一直延伸到东山之顶,都是一片安乐祥和之态。

  林武众人登上山顶之时,已经有不少人提前到了。这些人或坐或站,各自寻了一片地方,燃香祈告,临风怀古,不一而足。九月初九,两九重叠,两音相加便有“久久”之意,象征着长长久久,益寿延年等意头,所以人们常在重阳时节进行祭祖等活动,文人骚客则易引发忧思怀古、追古思今之心。古来有许多吟咏重阳的诗句,泰半都是忧思郁郁之作,想是和这一点不无关系。

  林武和众同僚到了山顶,先是选了一处地方聚齐了,齐齐地向北方京师方向行揖礼,以示对君主尊崇景仰之意,这个时候是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