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四十七章 两江官场同气连枝,岂能见死不救?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御前,这要是背后进馋言中伤于他....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得不防。

  见沈邡并无去见潘汝锡之意,徐世魁也不好再劝,回去就和潘汝锡说了。

  而贾珩也没有见潘汝锡和钱树文两人,而是前往洪泽湖以及其他淮河河堤督军抗洪,算是又躲了出去。

  就这般,时光匆匆,如水而逝,不知不觉就到了六月下旬,江淮之地转阴为晴,席卷崇平十五年整个北方的大雨彻底停了下来,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席卷北方几省的洪汛终是彻底收官。

  淮安府清江浦

  贾珩看向诸处汇总而来的河道冲垮、抢修堤堰所靡钱粮,尽管早有准备,可仍旧不免为之唏嘘。

  朝廷这次在淮河、黄河大兴土木,营堤造堰不可能不需银子,而只是短短的的一个月,官帑靡费甚巨,多达近百万计。

  好在,保住了数十万百姓的生命安危,不使河运湮灭,南北隔绝,眼下的一切都还值得。

  贾珩面色重又恢复平静,将手中账簿轻轻阖上,目光幽远。

  河务一了,刚给京城飞鸽传书,崇平帝在京城就有口谕传来,召他班师回京,而正式的圣旨也就在这几天。

  换言之,在淮安府待不多久了。

  「大人,甄家的人在外间求见。」就在贾珩心绪起伏之时,刘积贤从外间而来,拱手说道。

  贾珩面上见着几许讶异,说道:「甄家的人?」

  自打他回淮安府以后,来了不少为金陵的潘家说情的人,他一概不理,而潘向东几人现在已招供出了倒卖官粮等事。

  尽管锦衣府采用一定程度的刑讯逼供,但仍未将案子牵连到潘汝锡身上,而纪家却咬住了南京户部侍郎钱树文。

  不过,纵是如此,贾珩弹劾潘汝锡和钱树文的奏疏已经由六百里急递传至神京,现在还未批复而来。

  贾珩放下手中的簿册,道:「请他进来。」

  甄家的人先前撺掇着贾家金陵十二房的子弟赴淮安府投机倒把,甄家还欠他一个解释。

  不多时,就见南京守备甄璘在两个小厮陪同下,大步进得官厅,其人并未穿官袍,而是身着便装。

  「永宁伯。」甄璘离着多远就开始抱拳行礼,笑呵呵说道。贾珩道:「甄守备,不在南京驻守,来

  淮安府做什么?」守卫之将,无军令擅离驻防之地,这是掉脑袋的事儿。

  甄璘笑了笑,解释说道:「与南京兵部告了假听说永宁伯驻节淮安,就泛舟前来,见见永宁伯,永宁伯这次总督河道衙门,抗洪备汛,一举挽回江淮等地数十万军民的生机,甄某可是崇敬的很。」

  贾珩道:「甄守备过誉了。」

  说着,招呼着甄璘落座就有书吏奉上香茗。

  「永宁伯,你我甄贾两家为几代的交情,不必如此见外。」甄璘笑着攀着交情,说道:「如蒙不弃,愚兄托大,唤你一声珩贤弟如何?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