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零九章 埋伏(上)_这不是我熟悉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将军放心,归顺大汉,平南王绝不会亏待将军,我们说起来都是华夏血脉,炎黄子孙,血浓于水啊!赵将军可能不知道,平南王这次南下,一直叮嘱,不扰民,不虐待俘虏。大家都是汉民,都是一家人。以后大汉攻下关中拿下长安,也一定不会亏待将军。”

  那汉军将领紧紧握着赵荣的手,又在那里说了大半时辰,许诺,安慰,叙说双方的渊源血统。

  问了赵荣家在何方,问了以后惊呼,自己的祖籍也在那里,自己和赵荣还是一个地方的人,这在华夏叫做老乡,在关中叫做乡党。

  陈方看了看那个汉军将领,全世界,也许只有汉人才明白,祖籍对他们是什么意义,西汉已经亡了几百年,中间历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可是对于汉民,无论身在何方,祖籍不能忘,那是根。

  华夏血统一分为三,西秦北汉和南唐,难道这一次真的可以三分归一么?

  这里叙说了许久,赵荣将那位将领请进萧关之中,此时萧关里面早已准备妥善。

  赵荣领着那位将军在萧关各个物资仓库查看,各个军营查看,最后还带着那位将军登上萧关关隘,向着南北俯视。

  “天下雄关,天下雄关啊!”

  “严将军,不知道平南王什么时候能到?”

  “明日,明日平南王就能到达萧关。”

  唐工坊,武媚娘将影叫了身边,将一份圣旨交到影的手中。

  “你们守嗣监六人,这一次归驸马调遣,一切都听驸马意思。具体如何做,路上鼎玉姑娘会告诉你们。”

  “是,我们一定谨遵太后旨意。”

  “鼎玉,驸马还有什么话说没有?”

  “回太后,没有了,对了,师父说这次我们在萧关的胜率能增加两成。”

  武媚娘脸上一直以来的愁容终于消散了一些。

  增加两成,以陈方的谨慎,应该是真的觉得可行,才会如此说。

  现在大唐三面受敌,以北方的平南王统帅汉军打的最急。

  若是这一次能够平息了北方之祸,不仅仅是能够去除北方的隐患,而且能大大增强朝中军中对于这场战争的信心。

  虽然之前朝堂上众臣都言要和自己以及弘儿死守关中,不过朝臣脸上那种悲观的情绪她又如何看不清楚。

  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在朝中军中蔓延,终归是大唐此时的大患。

  军心民心浮动,需要一场大胜稳定。

  此时武媚娘站起,拉了鼎玉的手轻轻拍了一下。

  “这一次,社稷之重,都落在了你师父身上。”

  鼎玉看了看武媚娘,点了点头。

  “好了,边关事重,鼎玉你去吧,告诉陈方,我和弘儿始终站在他这一边,无论如何行事,让他放心去做。”

  “鼎玉记下了。”

  北去的雪鹰背上,此时一下子坐了七人,七人都是高手,不过除了鼎玉和影,其余五人终究武道低微了一些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