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7章 刘伯温家的大门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时辰后,刘琏收拾好了行礼,搀着刘伯温上了那架六辕马车。常歌正要命车夫扬鞭赶车,刘伯温却叫住了他:“且慢。”

  刘伯温凝视着自己祖宅的大门。他的眼前浮现一幅幅画面。五十一年前,十四岁的他背着行礼踏出这座大门,前往府学读书。

  四十二年前,他赶赴大都参加会试,高中进士。回乡省亲时,他踏过这道大门回了家。前来道贺的乡亲络绎不绝。那时的他意气风发,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得意。奈何时值战乱,阻断了南北交通。他只能赋闲在家。

  又过了三年,他被元廷授予江西高安县丞的官职。他意气风发的踏出这道门,前往江西赴任。那时的他踌躇满志,决心要做一位留名青史的名臣。

  然而官场腐败。清高的他与腐朽的官场格格不入。仅仅过了三年就辞职回乡,他踏过那道大门,准备一生归隐山林。

  又过了几年,元廷中的一位重臣想起了他,破格拔擢他为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官。他认为自己终于得到了重臣的赏识,重新生出了出仕做名臣的雄心。他迈着轻盈的步伐迈过那道大门。临行之前,他还吟诵了两句李白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现实是残酷的,不到一年,他因检举贪贿的监察御史再次被罢官。他只能悻悻回到青田,跨过那道门回家继续当起了下野的鸿儒。

  接下来他又两次出仕为元廷做官。每次都因看不惯贪腐昏聩的同僚被逼辞官跨过这道大门回家。

  直到十五年前,他被当时的吴王陛下朱元璋请到了应天,担任王府参军之职。刘伯温终于遇到了信任他的明主。他针对当时的形势,向吴王朱元璋提了两条建议。第一条建议:避免两线作战。对元廷和江南诸侯必须拉一面打一面;第二条:对江南诸侯要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切忌四面出击

  大明开国后,他曾以诚意伯的身份短暂的回乡省亲。那真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前来拜见的当地地方官、士绅、读书人快把门槛都踢破了。

  五年前,他深陷党争之中,政斗失败。无奈辞官回乡。他迈过祖宅的大门时,心中有一万个不甘

  可以说,那道大门见证了刘伯温的一生。

  刘伯温忽然生出一个念头:这趟去了应天,恐怕此生再也见不到祖宅的大门了。

  既然如此,就让我好好的再看它一眼吧。

  常歌见刘伯温目光呆滞的看着那道大门,他提醒刘伯温:“诚意伯,咱们是不是该赶路了?”

  刘伯温道:“嗯,走吧,走吧。”

  车夫挥动马鞭,六辕马车缓缓得开始前行。刘伯温半躺在马车里的那张大床上,长子刘琏则守在一边。

  刘伯温低声对刘琏说:“这恐怕是爹最后一次出远门了。”

  刘琏不解:“父亲,你怎么这样说?等你的病好了,自然能回来的。”

  刘伯温压低声音:“你觉得圣上能让我的病痊愈么?”

  刘琏一愣:“父亲,你的意思是?”

  刘伯温苦笑一声:“呵,告诉你吧琏儿,我就是下一个廖永忠!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保全你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