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7.蒲松龄的彩虹屁(求收藏,求鲜花!)_娱乐:我,德云大先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蒲松龄是哪里人?”

  看着满脸疑惑的吴少白,吴老爷子问道。

  “济南人啊。明崇祯十三年生,卒于康熙五十四年,于故居聊斋倚窗危坐而卒。这……他和祖宗认识?”

  吴少白满脸疑惑。

  吴老爷子点点头:

  “世人只知《聊斋志异》,却不知蒲松龄留下的还有《聊斋文集》等等作品。而这部作品……几乎可以算是《聊斋》的同本。蒲松龄三入济南府屡试不第,但他受知施闰章,当时施闰章与祖宗吴道然相交莫逆,虽然他这个学生在祖宗眼里并不起眼,但好歹也算知道有这么个人。而康熙十一年乡试未中后,蒲松龄心中郁结,生了一场病。恰好祖宗巡游至淄川,得知消息后赶去救治。以太乙大药治好了他的昏聩之症,否则可能历史上就只会多了一个疯子,没有什么《聊斋》了。”

  “呃……然后呢?”

  “然后?然后他在咱们先祖这得知了太乙诸多大药专职鬼病后,心有好奇,在祖宗巡游淄川的月余时间中担当书童,期间问过祖宗好些病症之事。加上他本就喜欢鬼神之说,虽然读书不行,但写书很有天赋,在祖宗离开淄川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康熙15年送来了这本书。”

  “他创作《聊斋》不是在康熙18年么?”

  “不错。聊斋之中的《荞中人》、《画皮》等故事在这本书里其实都有过早期的影子。所以我才说,这本书是《聊斋》的原型。而这书虽然写的是神怪志异,但却是以一个有鬼神之能的神医视角进行的游记。当时的祖宗看了虽觉得有趣,可心中也知晓,按照当时那个年代来思量,这书里祖宗的种种之能多为吹捧,未尝其没有以书入仕的思量。所以祖宗只是看了看,付之一笑,最后留着垫了桌角。毕竟这书内容不说,光是名字就太过夸张,吴家不问天地问鬼神,只求无愧于心,虚名反倒不在意,也不用沽名钓誉。”

  “呃……”

  吴少白脸一苦。

  好家伙……这蒲松龄可够倒霉的……

  写了本拍马屁的书,结果小心思还被人识破了。

  果然……写小说的没出息。(自我调侃,莫要当真)

  吴老爷子继续说道:

  “但归根结底,这书被咱家留下了。我看了也觉得有趣,一想到你要说评书,以后搞不好还会说单口,这书虽然比不得今天那些鬼怪电影那么直白,但种种视角也有些独到之处。送给你,你可以自己琢磨琢磨。你师父和那位郭老师说的很对,相声的改编也是从先辈们的经验上开始积攒,前人智慧后人启迪,这书对你也有帮助,便拿去看吧。”

  “行。”

  吴少白点点头。

  反正家里的库房里东西多。

  吴家几代传承,留下的不仅有家风门礼,还有那一辈辈的积攒。

  谈不上富可敌国,但库房里随便一件东西要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