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二章 驳封_三国骑砍霸主吕奉先txt下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樟脑丸散发着独特气味。

  关羽缅怀不已,并不阅览原件,只是来看看他们,随后就装箱封好。

  田信对各种宝石缺乏兴趣,喜欢收集琥珀、松脂,关羽也存了许多松脂,准备用在自己的陵墓里。

  按着现在三恪家族的功勋、影响力,已经三恪位在诸侯王之上的明确地位,亭侯以上死亡称之为薨,三恪可以用薨,也能用驾崩来描述。在礼仪和拳头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三恪薨后追封为王几乎可是视为定律。

  王爵之礼下葬,那自然是下葬在陵墓中,陵是一种很大的坟。

  关羽显然不想带一些金银俗物下葬,一方面派人雕刻石箱,一方面收集文籍进行誊抄,还有储备的松脂,分明是想赶在田信前面制作一封留给子孙的大礼物。

  等关羽走出兰台时,已到傍晚。

  黄权在朱雀门一侧等候,关羽车驾停下,黄权受邀欣然登车。

  车内,黄权主动开口,解释说:“大将军,我等集议,皆以为魏人大破鲜卑,于幽严之间无人敢敌。今汉之强,不能跨海击辽东,不足以令公孙氏畏服。而魏之刀斧,与公孙氏之间唯有辽隧,辽隧虽险要,若冬季辽泽冰封,辽隧又有何用?”

  现在的辽水流量、流经范围也大,从未驯服过,所以辽河口一带是巨大的沼泽烂地。

  而辽隧,就是这片沼泽烂地的通道,是幽燕之地与辽东的唯一适合大部队行军的道路,十分重要。

  “因故,大司马为公孙氏请封之事,恕我等不能通过。”

  黄权回答时头垂下,不与关羽对视,显然是拒绝继续讨论,坚定了这个态度。

  关羽沉吟,思索询问:“请封公爵确系大事,不该唐突贸然而行。那表封辽州牧、征夷大将军一事可有看法?”

  “回大将军,朝廷恩威难加辽东公孙氏分毫,公孙氏于朝廷又无寸功,若遣朝中栋梁持重金厚礼渡渤海敕封,我恐事变于彼,我悔之无用。”

  到目前为止,公孙氏还是曹魏的辽东郡守,实质控制辽东五郡,代表中枢向高句丽、朝鲜三韩收取税租。

  根据各方面推算,公孙氏最少能动员五万左右的军队,其中甲兵最少也在一万,是一股重要的牵制力量。

  可尚书台驳回了张飞的请封,张飞的请封和令公孙氏从属的策略已经过朝中公卿的朝议,按过去经验、程序来看,尚书台这里应该能顺利通过。

  何况,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都是会参加、旁听公卿朝议的,当时没有表达出异议,怎么事情到了尚书台,就给统统否决了?

  因此,问题没有出在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三人身上,应该出在别的地方。

  关羽大概明了,这是田信突然翻越武关道,出现在南阳,正向江都移动引发的失控。

  虽不在意料之中,但也不算太过意外。

  车内无第三人,关羽询问:“可是兵部尚书邓芝封驳,拒不签字?”

  “大将军,此系尚书台内事,焉能归责于一人?”

  黄权抬起头看关羽,神情真切:“大将军持国当稳,不做,自是无错。若因辽东之事引来朝野诽议,朝局岂不趋于被动?”

  “再者此一时彼一时,大司马表封辽东时,魏国正受粮荒,国势颓败人心离散。今魏国大破鲜卑,正是其士民欢欣鼓舞之际。休说区区公孙氏,就是我军,也要谨慎提防,不敢大意。”

  说着起身长拜:“还请大将军三思。”

  关羽只是静静看着黄权表态,这是在教自己怎么执宰朝纲?

  闷闷吐出一个字:“可。”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