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3章 最后一记重击_抗战之浴血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唐寅恪领命转身的那一刻,光头大佬略略一犹豫提醒道:

  “电文上就不要署我的名字,北方战事还是应以敬之为主。”

  唐寅恪脚步一顿,低声称是快步离去。

  但是,他心里却是对岳复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少校……怎么说呢!都有种敬仰了。

  校长,这是怕没面子啊!

  能让万万人之上的校长都怕丢面子拒收命令的小少校,恐怕,是空前,亦是绝后了吧!

  从中午到晚上,军事委员会发来的整整九封电报放在岳复和校官们面前,加上前面的一封,正好凑了个十全十美。

  “看看,那会儿还在说十二道金牌的事儿,这不,已经来了十道金牌了,就差派钦差大臣来杀我们脑袋了。”岳复指指桌上一字排开,一封比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道。

  “那他们也得有钦差敢往这儿来才行!”陈志和不屑地撇撇嘴。

  “岳复老弟钧鉴,为国家和平之大计,往老弟暂熄以身报国之心,留有用之身以待日后,以速撤兵为宜,兄黄杰敬上。”邢山河则拿起最后一封读完,跟着蔚然一叹:

  “哎,看来,不是何上将急了,而是南昌的那位急了啊!”

  邢山河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九封电报,北平北方军事委员何应钦上将署名的,只有六封,另外三封,分别来自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现任第四军军长张治中、以及岳复的直属上司第二师师长黄杰。

  何上将自然是措辞一封比一封严厉,就差说岳复若是再不撤退就以违背军令论处了,另外几封则都是温和派,以委婉的口气劝说岳复撤军。

  给岳复发此电报的三人或多或少和岳复都有些关系,但这四位中将,可不是何应钦想指使就能随意指使的。

  哪怕现在还属于他战区属下的宋哲元和黄杰,张治中那就更不用说了。

  能同时让这三位给岳复发电报的,除了脑袋最崭亮的那位主,恐怕也是没谁了。

  “哎,现在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小鬼子或许没想到吧,竟然他们的对手会比他们还急,你们说是不是很可笑?”岳复的脸上终究还是流露出一丝落寞。

  这丝落寞并不是为国府的那帮高官,他们什么德行历史已经给了最真实的证明,让岳复稍稍有些落寞的是,他心中未尝没有改变历史的冲动。

  尤其是在听说窦六品他们将第八师团的所有辎重一扫而空之后,岳复甚至有了种两天之内彻底解决第八师团,回身再狠狠捅一把第六师团腚眼的冲动。

  只要他真正能把日寇打疼,关东军冒天下之大不韪倾巢而出,光头校长再怎么不想也必须得派兵北上抗日,因为他不能丢了东三省之后再丢华北。

  两国决战将提前上演,中国没准备好,日本人又何尝准备好了?

  仓促间的日本此时只有十八个常设师团,中国此时却有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