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 天文观测的努力_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息的慢慢公开,他才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难怪华国同行的华国天眼三月才宣布接受对外开放,五月就关闭申请了。”

  随着对项目了解的逐渐深入,舒斯托夫对宇宙坐标系的发明感到无比震撼,将所有星球纳入到一个坐标系中进行衡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因为星球是在不断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确定星球某一时间的三维坐标是完全能做到的。

  或者说引入时间概念,将时间作为第四维,将星球的四维坐标确定也是可行的。

  但是将星球的通用坐标确定下来,这更多的是数学上的难题。

  舒斯托夫在跟德里费尔德交流的时候,对方表示相当于是给所有光滑流形找到了一项通用性质。

  即每个光滑流形都有被唯一确定的“中心”。

  但是对于海伯算法和海伯常数,他倒是不置可否。

  从理论上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这个理论到底是不是真的,蓝星目前没有证伪能力。

  就像哥德巴赫猜想,大家找不到反例来证伪它,但是也没办法证明它一样。

  只是基于梅林给出的灵魂观测实验和意志影响现实实验,大家默认梅林说的是真的。

  而且比如说某颗行星,它本身是没有智慧生命的,但是同一个行星系的其他星球上的智慧生命将它改造成宜居星球,并且往这颗星球上移民。

  那这种星球满不满足海伯算法呢?

  这不止是他一个人的感觉,蓝星很多科学家对梅林提出来的这一套理论一直有无数的困惑想问梅林。

  经过这么久的研究,各国科研团队对灵魂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只是观测上的。

  比如有的狗有灵魂有的狗没有,同一物种的生物,还能存在灵魂上的差异吗?

  在特定波长的光下灵魂会显形,为什么无法在人活着的时候观测到,以及为什么人死了灵魂会离体。

  灵魂消散在空中是以哪种粒子的形式消散的,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

  蓝星的科学家们别说研究有成果,就连灵魂的研究该以什么方式入手,该制定什么样的对照试验,想达到什么目的,他们完全没有头绪。

  好比给古代人x光,他们只知道怎么用,却不知道这里面蕴含的道理一样。

  橡树林实验室里,19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杰哈已经在这里工作半年了,但是半年来研究丝毫没有进展。

  他感觉自己知道的并不比半年前的自己知道的多。

  灵魂的本质问题没有得到丝毫突破。

  杰哈说道:“我们需要对灵魂进行定性分析,智慧生命死亡之后的灵魂到底是什么粒子?”

  “我们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不是我们已知的基本粒子。”

  “弦论会不会是正确的?自然界的基本单元是闭合弦。闭合弦的不同振动产生不同的基本粒子,灵魂是我们没能发现的基本粒子?”

  威腾也被请到了橡树林实验室,才七十岁的威腾思维依然敏捷:

  “有可能,但是这些完全是我们的臆想,没有证据能证明!”

  杰哈开玩笑道:“如果能通过灵魂的存在间接证明弦论,那光是凭这个成果就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了。”

  “加上m理论,你能拿两个!”

  威腾:“我希望用两个诺贝尔奖换一个magiccoin。西蒙斯可没少在我面前炫耀!”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