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 聊电影(下)_重生之歌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康之后还按照他这两年来了解的现状,给杜星河他们讲述了,台弯电影近年几乎都有一年平均50部以上的影片登上戏院映演,大家不再像过去只把电影当成个人理想与艺术成就的实践,加上许多资金与创投公司的投入,“回收”二字变成许多电影与制片人念兹在兹的首要目标。对此,康康是深有感触的,因为他的《十万伙急》在投资回收方面,就不是做的很出色。

  拍电影想赚钱,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之事,但打着商业片或类型片(genre~film)之名,其实影片的质量也不见得就只能拍得七零八落。台弯电影现在渐渐开始有这样的趋势,号称希望大量吸纳观众的娱乐电影越来越多,可是茫茫片海中真能在票房与质量上兼顾的水平之作,却是少之又少,所以还是有很多作品根本一点也不商业,一点也不类型。

  支撑台弯商业娱乐片半边天超过三十余年的朱延平,2014年也推出了《大宅们》,搬演的是既暖又宅的萧敬腾,永远在美丽女孩江疏影身旁守候,最后终于打动真爱的老套故事。

  朱延平同样在贫血的剧情里拼凑了大量笑点,有的新鲜、有的老套,几乎跳脱不了印象中的朱氏作品痕迹。

  更可怕的是黄朝亮的《痞.子遇到爱》,硬要把两岸皆顾及地“兜”进故事里,编写了一个欠钱青年来台弯想变卖老祖父垦.丁土地的故事,借着需要一群难搞镇民签署同意书的情节,让一堆台弯本土演员进来交相客串;但整个故事一厢情愿到了极点,既想搞笑又要催泪,四不像且缺乏细节铺排,影像和剧本都了无新意。尴尬到了极点。

  蔡岳勋的《痞.子.英雄2》延续前集路线,却更变本加厉。原本痞.子与英雄两种极端类型警探的办案冲突,本是这个从电视剧转到电影系列的最大特色,随着演员的更迭、规模的转换,蔡岳勋将它操作成另一种企图想与好莱坞规格相比的纯动作片型。在过度陶醉于特效画面、大型爆破场面的执念之下第二部的成绩每况愈下,流于只剩追赶跑跳碰。没有内里戏剧张力相应的那一派动作片;最惨的是,它的许多大型动作与视效场面未臻完美,甚至看得出有生硬造作的痕迹。蔡岳勋勇气可嘉,但就电影论电影,它还是一部明显苍白失手的作品。

  两部在农历新年贺岁档厮杀的电影,都选择走近年最流行的台味乡土路线。《铁狮玉玲珑》由澎恰恰自导自演,明显想复制《阵头》的操作模式,一条线走青春偶像爱情,另一条线走本土技艺与热血澎湃。可惜澎恰恰还是只会耍嘴皮式的搞笑,热闹有余,既毫无电影感,故事本身也完全没有可观之处。相对而言,叶天伦的《大稻埕》虽然比较有模有样,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