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承气汤方_龟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筋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方解】

  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满急□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

  【集解】

  柯琴曰: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因以承气名汤。方分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名大承气;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名小承气。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泻下也,因名曰大;味寡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因名曰小。且煎法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煮朴枳,取五升去滓,内大黄,再煮取二升,内芒硝,何哉?盖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若小承气,以三味同煎,不分次第,同一大黄而煎法不同,此可见仲景微和之意也。

  程知曰:调胃承气,大黄用酒浸;大承气,大黄用酒洗,皆为芒硝之咸寒而以酒制之。若小承气,不用芒硝,则亦不事酒浸洗矣。

  □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注】

  阳明病,下之后,心中懊□而烦者:若腹大满,不大便,小便数,知胃中未尽之燥屎复□也,乃可攻之。若腹微满,不可攻也。误攻必变胀满不能食,饮水则哕等,逆矣。若果有燥屎,宜下者,以大承气汤下之。

  【集注】

  方有执曰:可攻以上,以转失气言。懊□,悔□痛恨之意。盖药力不足以胜病,燥□

  欲行而不能,故曰:可攻,言当更服汤以促之也。腹微满以下,以不转失气言。头□

  后溏里热轻也,故曰:不可攻之,言当止汤勿服也。

  程知曰:言有燥屎,即可大攻下也。下后心中懊□而烦者,虚烦也,当与栀子豉汤。

  若胃有燥屎,则非虚烦,故可攻。腹不甚满,则无必攻之法,有燥屎则非先□后溏者也,故可攻。又曰:便□与燥屎不同。便□者,大便实满而□;燥屎者,胃中宿食,因胃热而结为燥丸之屎也。故便□,犹有用小承气者;若燥屎、则无不用芒硝之咸寒也。

  程应旄曰:末句乃申可攻句,以决治法。

  □

  得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