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1章 答辩3_我和骨科大佬闪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分钟。

  池周序知道汤嘉慧胆子小,爱紧张,看不得女朋友受委屈,他便排在第一个上场。

  局势也果如周沫所料,头一个终归要承受的质疑声要多一些。

  不过她也不会过多担心,池周序的答辩PPT在科室里预演过,沈青易和她都挨着逐字逐句改的,连错别字都不能有。

  池周序性格阳光,长相帅气,从外在来看,本身就具有一定优势。

  他的汇报全程都很从容,语速也不快,不卡壳,讲完PPT后,台下一阵掌声。

  算是开了个好头。

  负责主持的是社会医学与医学信息学教研室的陶主任。

  “各位专家,大家发表一下意见吧。”陶主任扶了下眼镜,转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袁教授身上。

  “我先来吧,”坐在首位的袁教授看着投影幕布,“你把PPT翻到

  的部分。”

  池周序照做。

  袁教授说:“你这几张图做的不错,层层递进,逻辑关系非常缜密,不过还有一些细节问题,你这个吸烟的影响,引用的是哪篇文献?是

  d的哪篇么?”

  这个细节问题,池周序真没注意,他也没掩饰什么,落落大方道:“抱歉袁教授,没太记住,我看看我的文章。”

  他翻了自己的论文后的参考文献,回答说:“我引用的是另一篇。”

  袁教授:“谁的?作者叫啥名?”

  池周序:“应该是国内的作者,叫Luwei。”

  袁教授:“你回去换一下,

  d那篇比较经典,样本量也足,而且实验设计非常巧妙,建议你看看那篇文章的构思,多中心、盲法,分层抽样的方法也特别精妙。”

  池周序:“好的,谢谢袁教授,我一定去看。”

  随后,袁教授又针对池周序结果中几个感兴趣的阳性结果问了一番。

  总体上探讨居多,兼有指导,也没刻意为难,答辩氛围还算比较轻松。

  不过专家终究是专家,有时候问的问题,作为刚迈入科研门槛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是降维打击。

  坊间流传一句话——答辩答辩,答而不辩。

  意思是,遇到专家提问,听着就行,能回答就回答,答不上就老老实实说自己不知道,请老师指导,不要找借口,更不要和答辩专家争论。

  周沫早给池周序和汤嘉慧叮嘱过。

  袁教授的最后一个问题,池周序很坦诚地说自己不会,袁教授点点头表示理解,说这个问题对于硕士生来说,是挺难的。

  按照顺时针方向,其余几个老师又提问了一些问题。

  十分钟过得很快,池周序表现很好,还得到了陶主任的表扬,说小伙子很精神,斯斯文文的。

  弄得池周序有点不好意思。

  走下场时,差点被连投影幕布线绊倒,惹得哄堂大笑。

  如此滑稽的一幕,也为紧张的答辩氛围,添了几分轻松。

  专家们围坐在巨大的椭圆会议桌,周围围着两三圈学生。

  沈青易刚好坐在椭圆桌短轴的顶点处,周沫和组里的学生坐在沈青易身后。

  池周序下台后,坐在他们之中。

  他激动地先和刘凯握手,虽是看着淡定,其实手心早已冷汗直冒。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