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罗士信的心思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良好的教育平台。

  但李元吉不想在这个教育平台上充当主导者。

  至于长安杏庐,是孙思邈要求修建在九龙潭山脚下的。

  孙思邈觉得九龙潭山的位置,比长安城的其他位置,更贴近大自然,更适合病患养病。

  至于九龙潭山距离长安城遥远,不方便病患求医。

  孙思邈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孙思邈认为,长安杏庐存在的目的,是给穷人看病的,不是给长安城内的那些贵人们看病的,长安城内的贵人们,也不缺医疗资源。

  所以将长安杏庐修建在九龙潭山,既可以规避长安城内日日实施的宵禁,也能给长安城外四里八乡,甚至更多地方的人,提供一些求医的方便。

  李元吉总觉得,孙思邈之所以这么决定,除了有他自己说的两个原因外,还有其他原因。

  比如避开那些日日上门求教的杏林中人,再比如避开那些勋贵们的纠缠。

  孙思邈性情淡泊,有这种心思,也在情理之中。

  李元吉站在精舍正屋门口,欣赏了好一会儿风景,穿上了靴子,出了门,近距离的去欣赏起了风景。

  已经入秋了,遍山的红叶和黄叶,还是很值得欣赏的。

  下午的时候,回到了精舍内。

  李孝恭已经醒了,还洗漱过,两鬓的头发还黏在脸上,正在吧嗒吧嗒的吃东西。

  一只羊腿、一小盘绿菜、半碗麦饭、外加一小坛好酒,被李孝恭吃了个干干净净。

  吃饱喝足以后,跟李元吉寒暄了两句,大摇大摆的出了精舍,骑上马赶回了长安城。

  王玄策并没有被带走,是真的还回来了。

  至于为什么,李孝恭没说,李元吉也不可能上赶着去问。

  王玄策回来了,罗士信也重新出现在了九龙潭山,成为了王玄策等人的教习。

  李元吉在罗士信教导完王玄策几人以后,请罗士信到了黄土地一侧的树下,疑问,“你似乎很看好王玄策?”

  王玄策在的时候,罗士信会亲自教导他们习武。

  王玄策不在的时候,罗士信只会派府上的部曲教导剩下的人习武。

  由此可见,罗士信明显对王玄策区别对待。

  罗士信面对李元吉的疑问,也没有隐瞒,大大方方的笑道:“这小子骨骼架子不错,是个练武的苗子。

  脑袋灵活,还不迂腐,我说过的很多话,他立马就能记住,甚至还会用上。

  所以我很看好他。”

  李元吉狐疑的道:“我记得你不太喜欢圆滑的人?”

  罗士信为人正派,不喜欢跟滑头的人打交道。

  心眼太多的人,很难跟他成为朋友。

  罗士信说王玄策脑袋灵活、不迂腐,跟说王玄策滑头,没什么区别。

  所以李元吉很好奇,罗士信为何会对王玄策另眼相看、赞赏有加。

  罗士信笑着道:“我辈就是因为太过固执,太过死板,所以吃了不少亏。所以我不希望我的学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