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4章 面子惹的祸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地冒出来的草头王只会更多。

  毕竟,在这个时代造反实在是太容易了,只要有几杆像模像样的兵器,再加上几个愿意追随的从者,就能举起义旗,占山为王。

  虽说成气候的如过江之鲤,能成事的也不可能会出现。

  但只要成本低,收益大,且能一抒心中的郁气,就有人干。

  在一些大唐兵马不多的边陲,一些人造反甚至连理由也不找,只要能占到便宜,只要对自己有利,说造反就造反。

  要是给他们个理由,或者借口的话,他们闹出的动静会更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旦李建成的仁德名声全坏了,那么各地就会冒出许多草头王。

  虽然他们在大唐已经一统了中原的情况下,成不了气候。

  但只要他们闹出的动静足够大,对大唐造成的伤害足够大,大唐就必须追寻他们造反的缘由。

  追寻到了李建成头上,那么李渊就必须罢黜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这就是民意的力量。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做的。

  只要民间因为某个人闹出了什么大动静,那么无论这个人对错,朝廷都必须处置了这个人,给百姓们一个交代,以平民愤。

  不过这种事情在王朝鼎盛时期,或者平缓的中期,不是太多。

  在王朝初期、王朝末期,倒是层出不穷。

  而如今的大唐,恰巧处在王朝初期。

  所以李渊说什么也不会跟民意对着干,只会向民意妥协。

  历史上李世民之所以能在大唐鼎盛时期说出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想来跟他在王朝初期的各种见闻有很大的关系。

  毕竟,历史上他登基的时候,大唐的内患已经被消除的七七八八了,他登基以后,大唐更是向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狂奔,大军所向之处,更是天下无敌。

  没有民意能挟裹得了他,也没有那个草头王能在他的兵锋下挺直了腰板跟他说话,所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他在这种情况下是没办法领悟出来的。

  他必然是见惯了王朝初期时期,百姓们心思不定,各种跟王朝作对,然后又看到了王朝鼎盛时期,百姓们心思安定,各种帮助王朝往最鼎盛的方向狂奔。

  结合了这两种见闻,才领悟出了这么一句无论传承多少年也不会过时的话。

  不过,现在大唐的历史已经被李元吉扭曲了,李世民在历史上所能得到的一切,所能改变的一切,也在被李元吉潜移默化的改变,李世民还能不能说出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那李元吉就不知道了。

  李元吉现在也没心思去关注这个。

  在确定了宫里的消息被封锁的严严实实以后,李元吉盯着凌敬问道:“长安城内的百官们有什么反应?”

  凌敬笑着道:“自然是各司其职的各司其职,为太子奔波的为太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