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8章 何不食肉糜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会一边收麦子,一边抵御草原人。

  如果幽州人有得选的话,幽州人肯定会选择像是关中人一样平平安安、无灾无难的收麦子。

  薛万述觉得自己把弟弟保护的太好了,以至于弟弟都不能体会民间疾苦了,居然会说出这种蠢话。

  所以他决定了,等到这段时间过去了,就好好的带着弟弟们去体会一遍民间疾苦。

  李元吉假装没有听到薛万彻所说的话,也没有像是薛万述一样去斥责薛万彻,薛万彻之所以在看到了农人们忙碌的场景以后,生出这种感慨,这跟他所处的阶级有关。

  薛万彻出身于世家大户,世代官宦,他根本没过过苦日子,也没有像是农人一样忙碌过,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平平安安、无灾无难的收麦子,对农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人,去体会在田间地头苦苦劳作的农人们的苦楚。

  你也不能指望一个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杀才,去怜惜一群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的生命。

  或许在他眼里,人再穷也不至于因为少收一点粮食而饿死,人再苦也没有他跟敌人浴血鏖战苦。

  这就跟后世的许多专家一样,觉得底层的人再穷,最不起码也有几套房,几辆车,没钱没工作的时候,可以把房子租出去创收,可以出去开车创收。

  这不是人家愚昧,而是人家所处的层次太高了,所接触到的最穷的人,家里最不起码也有几套房、几辆车。

  所以人家给出创收建议的时候,自然是以身边最穷的人做参考。

  这就跟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的典故一样。

  不是晋惠帝愚昧,而是他身边最穷的人都吃的上肉糜,伱让他给百姓们提出一个活命的建议,他自然是让百姓们吃肉糜。

  这跟他的智慧高低没有关系,纯粹是认知上出了问题。

  也正是因为有他这么个例子,所以后世的帝王们非常重视体验民间疾苦这种事情。

  开国之初的开国帝王们,会在京畿脚下划拨一大片皇庄,然后历任帝王们到了播种、收割的季节,会带着群臣们一起播种、收割。

  大唐就有这么一片皇庄。

  如今是内侍省的人在伺候,等到过几日,李渊应该就会下旨让百官们跟他一起去下地干活了。

  这种事情,李元吉以往并不喜欢参与,因为他觉得这有点形式主义了,但今年,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参与一下的。

  不然,下次在那个重要场合,薛万彻要是再来这么一句,那他的脸可就丢尽了。

  李元吉带着马三宝、薛氏兄弟,在田间地头待了好一阵子,然后才动身赶往了长安城。

  到了长安城内以后,李元吉并没有着急去曲池,而是先跟着马三宝去了一趟大理寺。

  到大理寺的时候,正赶上大理寺点卯,听说李元吉要见谋反的侵犯,大理寺少卿还唧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