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15章:没落(求票)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俘虏,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情报,所以这场风暴来势汹汹,退得也快。仅只一个月,隋军士兵就杀进了崔、卢、郑、李、王裴、高、萧等等士族设在洛阳的据点,将各族主要成员一并缉拿归案。

  某种程度上说,这才是朝廷真真正正和士族开战,之前所做一切,只是以从贼之名剪除各大士族表面上的一些势力,虽能使各大士族名声受损,但各大士族也不是没有挽救,他们纷纷把那些被朝廷诛杀的贼从逐出家族,将之定为家门败类,说白了,就是放弃了那些棋子,并没有动摇他们高高在上的口碑,毕竟谁家没有几个败类不是吗?

  可这一次却不一样了,朝廷直接就把散在各地的七大士族尽皆抓捕入京。

  如朝廷所料,此事甫一发生,便在文坛上掀起了一阵风暴,作为天下读书人榜样的大士族,同时被抓入狱。天下文士迷茫之际,又带着丝丝不解。

  很快朝廷便公布了七大士族卖粮食、卖武器装备、通敌叛国的公文,并决定公审此案。

  如果没有这一份公文,天下读书人必然会为之动荡。虽然他们没有翻江倒海之力,但却握着一杆铁笔,可以写出对朝廷不满、写出朝廷无证无据灭士族的用心,造成一股文化风暴。

  但这公文一出,情况立刻不同了。

  忠孝节义、忠君爱国乃是这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除了那些大士族将本家利益看的比国家更重要之外,寻常读书人还是更为重视国家和本族的。

  更何况盗走朝廷数百万石粮食,卖给敌国,这跟资敌谋反没多大区别,这可是株连九族的死罪,这时候谁帮士族说话,岂不是表示自己也掺在其中?

  还没人那么愚蠢,无端端的将这种大罪自扛于身。

  一时间天下读书人同时哑火,静静的等候公开审判那一日。

  公审设在紫微城端门广场,杨侗也亲临了现场,看着等候开审,自发聚来的读书人,他心中也颇为惊讶,想不到到了这步田地,七大士族依然能牵动读书人之心,这足以见得,高高在上的千年士族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公审开始,大理寺官员不断取证审讯,在各种如山铁证、各种帐目、各种往来信函,以及从渤海押来的人证之下,卢豫、崔岭、郑元琮等各族家主根本就没有反驳的余地。

  刑部、御部、大理寺根据事实情况,下达了判决书。

  卢豫、崔岭、郑元琮等各家族,卢仁朂、卢茂之、郑仲宇、郑凡等等直接被处死,籍没崔、王两家,几家被抓到的直系家属尽数发配渤海群岛。

  对于盗取国家财富、通敌判国罪,这种判决看似很轻,但其实不然。

  杨侗与其他的皇帝在杀伐上有着明显的分歧,并非说他杀伐不够果断,而是若非真正威胁到他的王朝,他不会无度痛下杀手。

  这些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