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2章:牛鞞县,周青献计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你说的不错!李世民做梦都想要平抑粮价、赈济灾民,也会赞赏韩良解决资阳城的方式,但是粮食集中在权贵、勋贵、奸商之手,所以即便李世民即便答应韩良,赈济之粮也不会及时达到资阳城,这也直接导致韩良对百姓的承诺无法实现。这样的结果就是资阳城百姓大失所望,唐朝在民间失去信誉。”

  杨广叹了一口气:“信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着,而且还有建立难、失去易的特点。就算李世民最终跟权贵、勋贵、奸商达成放粮协议,却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这段漫长的时间,嗷嗷待哺的资阳百姓心态也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现在对官府的期望,变成失望、绝望。如果资阳城再次失守,失信于民的韩良就不能像现在这样轻松解决了。”

  说到最后,杨广心情变得有些低落了起来。当初他在雁门亲口答应过三军将士,守城有功之士,直接授予六品官职、赏绢百匹,而已经有官职在身的人,封官赏赐则依次递增,但是他根本拿不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去封赏,最后失信于军、失信于各个勤王主将,导致本就恶劣的大隋国基进一步走向恶劣。

  “这不太可能吧?大唐的臣子不是傻子,这么浅显的道理如何不知?”薛礼有些难以置信。

  “就是因为聪明人太多,李渊才把大好形势搞成这样子。”杨广嗤笑道:“目前来说,关键还是李世民,如果他愿意平抑粮价、赈济灾民,其他人也只能跟着朝廷的政策走。可惜的是,李世民在理政方面不如李渊老辣,既做不到力排众议,也失去了造他老子反的果断魄力。也可以说,他是因为隋军大举来犯之故,执行了军事优先的政策,所以不愿拿官粮、军粮出来赈济灾民;这固然是迫不得已之事,可是如此一来,就出现上行下效、相互推诿的不利局面,最终会彻底失去民心。更重要的是,其他那些被迫造反的乱民,见到唐朝失信资阳百姓,也对唐朝失去信任,就算以后有人用这招来招降其他地方的乱民,也难有效果。”

  “这信誉之力也太恐怖了吧?”薛礼怔怔的看着杨广。

  “不错,一旦失信于人,没有几年、十几年时间的苦心经营,根本就恢复不过来,而隋朝显然是不会给唐朝几年时间了。”杨广笃定道:“到了今天这步,众叛亲离的唐朝彻底没救了。”

  若非如此,他杨广怎会好心帮韩良?虽然眼下看来是韩良和唐朝得到了好处,实际上却是以李渊父子的信誉为代价,如果再迟一些,韩良或许会受到处罚,但是殷开山照样可以武力夺回资阳城,但经过杨广这么一番操作,也使这起普普通通流民造反事件,升华到唐朝和全民之间的信任问题了,以杨广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