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一节第二次考举(2)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就是铁饭碗。

  若不犯错,几乎可以世世代代都继续当官。

  这个买卖可比种田有前途得多了!

  是以,考举一推出,那立刻大受欢迎,士绅地主豪商们觉得,这是一条不错的青云之路,而且说出去也有面子。

  像颜异的家中长辈,现在逢人就吹牛逼说:吾家小子不才,自三千士子之中,独取考举第一,号为头甲……

  别人一听说,三千士子中的第一?

  这可了不得,立刻就是一脸仰慕和憧憬。

  济南颜家过去半年,慕名前来拜师的学子如过江之鲫,其中彻侯子侄,不在少数,甚至有诸侯王子弟,屈尊降贵,前往听讲。

  至于年轻人……

  随着当初参加考举的士子各自回家,然后,他们自然是不肯自降身价,贬低自我。

  怎么办?

  抬高对手呗!

  什么非战之罪啦的借口纷纷被琢磨出来。

  然后,为了自尊或者说虚荣心,他们又大肆宣扬考举录取后的荣誉。

  什么太子亲拜之,唱名夸街,榜下捉婿等等桥段都被这些人拿着到处宣扬。

  许多乡下的土霸王,何曾听说过这样的场面?

  顿时都被说的心痒难耐。

  尤其是他们听到,为抢颜异为婿,公卿大臣都要撕破脸了。

  听着这些故事,许多自认为‘颇有才能’以为自己‘怀才不遇’的‘少年英雄’,哪里还安奈得住?

  回家以后就告诉父母,自己要安心读书,静待下轮考举,一举扬名,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大名,让长安的彻侯公卿贵族纷纷拿着自己的女儿来诱惑。

  特别是考举的题目被人到处宣扬了之后,这样的风气顿时就更加浓烈了起来。

  看完考举的前两题,许多人都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这样的题目,我上我也行啊!”

  简单到只要识字就能答的试题,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人,发奋读书,誓要成为颜异第二。

  也就是第三次的题目,稍微难了一些,至于那道算术题,则是愁掉了许多人的头发。

  然而,任何事情,再怎么难,一旦被人公之于众,群策群力之下,就再非难题了。

  时下,不知道多少学派、家族都在潜心研究那道试题。

  刘彻不知道这些,但他却知道,一次性要录取数百人,而且进的都是国家机构,担任基层或者中层官吏的考举,肯定不能跟去年一样了。

  去年的考举,他靠着先知先觉和熟知人物。可以从士子里选那些被历史证明过一定能成才的人才,所以,成绩才这么好。

  而今次考举。不仅仅录取人数暴增,而且,关键是,这些人都是要去担任许多关键位置的官吏。

  录取一个两个草包,还可以解释成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大面积的草包。那就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是以,这次考举,在试题方面。要能做到有专业性和目的性,淘汰掉那些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