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两种思维的误区_大明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起回到了提举司,让所有人都退出去之后才问道:“夏部堂为何要让下官去主持皇城的营建?莫非是觉得下官在边市城折腾出来的这些产业太过于赚钱?”

  夏原吉黑着脸道:“胡说八道!老夫看上这些做什么?你不是说过这些以后会有国库的一部分么?

  老夫需要的是你这陶朱公的本事,好歹能让国库省些银子出来,也好用在更多需要的地方。”

  点了点头,杨少峰斟酌着道:“眼下既无旁人,那小子就有话直说了?”

  见朱老四和夏原吉都点了点头,杨少峰就直接说道:“国库里面要那么多银子干什么?花出去的钱才叫钱,留在库房里的,那就是废纸啊,除了好看,还有什么用?”

  夏原吉摇了摇头道:“没有真金白银在国库里面存着,一旦遇到什么事情,怎么办?”

  见杨少峰不解,夏原吉就接着说道:“比如上次的辽州赈灾和临清赈灾,又比如拨给边市城的这十万两白银,如果国库里面没有,怎么办?”

  杨少峰终于明白了过来。

  很多人都说,如果一个财务经理长时间让公司没有负债,说明这个财务经理没本事,是一个失败的财务,包括杨少峰也一直这么想。

  然而这种负债运营的想法放在后世是可行的,放在大明却是根本就不可行。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朱老四带着马仔去砸了阿鲁台家的场子,战后要不要封赏?国库没银子怎么办?

  后世可以加印钞票,了不起也就是因为增发而会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但是后世的总体经济体量大,股市和期货等等盘口可以撸羊毛,还有政策调节和各种债券可以搞,所以负债运营很正常。

  而现在的大明却是贵金属货币与宝钞并行,如果不是杨少峰不停的折腾,估计宝钞最终的命运还是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越来越贬值,直到被彻底放弃。

  简单点儿说,就是大明根本就没有负债化运营的先提条件,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是所有人的共识,也是最基本的原则,夏原吉也不例外。

  如果国库里面没有足够的银子,那朱老四和夏原吉就只能印宝钞来进行封赏,而宝钞的价值又低的可怕,士卒们拿着宝钞也花不出去,影响不影响军心士气?

  大家卖命打仗,回头却得到一堆废纸,下次还有人跟你去玩命么?

  所以这就是两种不同思维所产生的误区。

  琢磨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开口道:“现在的情况很明显,只要宝钞和银子互相兑换的事情继续推行下去,宝钞就是银子,银子就是宝钞,夏部堂又体必纠结于金银?”

  夏原吉的眼睛一亮,接着又黯淡了下去:“老夫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就像是之前一样,无度加印宝钞的后果就是宝钞贬值,老夫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好不容易有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